您的位置: 主页 > 科室介绍 > 脉管科 > 老烂腿 > 诊断治疗 >

脉管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有什么

2019-02-20 14:46 阅读次数:

  作为一种严重的疾病,往往多发于男性青壮年。临床上因为脉管炎治疗不及时而到后期只能截肢的患者,并不在少数。主要原因就是对脉管炎的症状不了解,不能早发现,早治疗。接下来就为您介绍一下脉管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。

脉管炎图片

 脉管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有什么?

  脉管炎是一种少见的慢性复发性中、小动脉和静脉的节段性炎症性疾病,下肢多见。表现为患肢缺血、疼痛、间歇性跛行、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和游走性表浅静脉炎,严重者有肢端溃疡和坏死。其症状如下:

  1、疼痛。发生于下肢的运动性疼痛又称为间歇性跛行,表现为病人在以一定的速度行走一定距离后,下肢某个部位出现酸胀感及抽掣痛,被迫停步,休息后症状缓解,再次行走又出现同样的症状。包括供血不足部位出现的倦怠、钝痛、紧张和压迫感、痉挛性疼痛或锐痛等。

  2、溃疡或坏疽。动脉缺血日久,肢端无血供养,则出现坏疽病灶,坏疽区因液体蒸发和吸收而形成干性坏疽;如并发感染则形成湿性坏疽,局部化脓,有恶臭。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,较难愈合。

  3、身上表现。脉管炎的症状在急性期可伴有发热、骨节疼痛、疲乏不适等症状。某些疾病后期局部溃烂染毒,可见小便短赤等热毒症状。舌质多为紫黯或有瘀斑,脉多沉涩。

  4、肢体肿胀或萎缩。长期供血不足,肢体失养,或因长期抱膝而坐,肢废不用,均可使肌肉萎缩,肢体变细。反之,若由于长期静脉血液回流受阻,水津外溢,或由于久站、久卧伤气,水湿积聚,则肢体肿胀增粗。

  中医学将脉管炎归于“脱疽”领域,是因为情志所伤、肝肾缺乏、脾气不健、寒湿侵袭,致使寒湿凝集经络、阻塞不通、气血运转不畅所造成的。

  1、药物疗法。药物疗法治疗脉管炎,适用范围也是较广,一般说来,脉管炎发病后,患者可以考虑采用抗生素、抗凝剂以及血管扩张剂等等药物,来进行脉管炎的治疗,缓解患者的痛苦。

  2、手术疗法是脉管炎的治疗方法。脉管炎患者在发病以后,可以考虑手术疗法进行治疗,手术治疗脉管炎主要是建立侧支循环,三到六个月形成丰富的血管网改善缺血症状,达到治疗脉管炎的目的,但是效果并不如预期的那么好。手术治疗都是包括:动脉血栓内膜切除术;分期动脉、静脉转流术;动脉旁路移植术;促血管形成药物。

  3、脉管炎的治疗方法还有中医疗法。中医疗法治疗脉管炎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,中医疗法治疗脉管炎,具有毒副作用小,可以除根的优点,不过中医疗法疗程较长,患者一定要有耐心。

  脉管炎是一种血管的慢性炎症,病程较长,患者的病情大部分时间处于稳定期。在脉管炎患者出院后要注意做好相关的预防保健措施,避免病情反复或加重。

相关推荐

Copyright © 义乌中西医结合医院   版权所有     友情链接:39健康网